发布时间: 2011-11-21 文章来源: 电教科
各级高度重视,构筑书香榆林建设长效机制。2003年以来,随着榆林跨入了跨越发展的新阶段,全市经济增速连年名列陕西省第一,经济总量位居全省第二,但干部群众的思想文化素质相对滞后,不能与新形势新任务相适应。2009年初,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打造“书香榆林”提升全民文化素质的实施纲要》,分两个阶段全面部署今后10年的思路、目标和举措,明确要求以书香榆林建设为载体,引领科技进步、实现创新转型,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其具体做法:一是形成齐抓共管领导协调机制;二是形成互动促进机制;三是形成典型示范引导机制;四是形成全民读书机制;五是形成舆论引导机制;六是构建了考核保障机制。
创新活动载体,把书香榆林打造成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品牌。一是加大开展“周周读书、人人培训”活动。二是加大开办书香榆林系列讲座,并结合实际组织讨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三是加大开展“榆林大讲堂”活动。定期邀请专家学者围绕学习贯彻党的理论创新成果、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工作热点难点问题等进行专题辅导。四是加大干部学习管理。实行“一档一卡”学习考核管理办法,按照干部管理权限为每位干部建立一份学习培训档案,发放一份网络学院学习考勤卡,收集参加学习培训情况,对完不成学习培训任务或读书培训活动处于后进位次的单位,取消评优资格,充分激发了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学习动力和热情。
以书香榆林为抓手,引领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社会。一是扎实开展学习月、学习周活动。市委、市政府确定每年的4月为学习月,4月中下旬的一周为“学习周”。二是广泛开展“十大阵地”建设。深入开展书香机关、书香企业、书香校园、书香社区、书香新村、书香家庭、书香科技、书香文化、书香军营十大阵地建设,实行牵头部门负责制,明确任务,形成合力。三是举办精品图书推荐展销活动。邀请出版社、书店、图书经销商来榆林展销精品图书,市里印发100种推荐阅读书目,内容涉及政治类、经济管理类、法律类、社会哲学类、人文传记历史类等诸多方面。四是注重发挥干部的带动作用。加强党员干部读书学习,带动群众读书热情高涨,近两年全市12个公共图书馆接待70多万人次,全民阅读率提高了20%以上,图书市场销售增长了20%。
加大工作力度,夯实书香榆林建设发展基础。一是政策扶持到位。各级财政增加了读书活动经费的专项预算,各部门单位安排专项经费,优先订阅报刊、购置图书和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制定倾斜扶持政策,引进外资和民营资本进入。二是文化设施建设到位。科学规划,多元投入,建成了五大文化广场、古城步行一条街、展览馆、汉化像石博物馆,完成了城墙修复,启动了红石峡等一系列文化工程的建设和保护工程。三是文化体制改革到位。根据中央、省文化体制改革总体部署要求,按照文化体制改革的“路线图”、“任务书”、“时间表”和验收标准,7个市直文艺单位改革按时完成了“搭架子”、“配班子”、“理路子”、“出本子”、“挂牌子”,县区文化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四是干部队伍建设到位。根据中央省六部委关于加强地方和基层文化宣传队伍建设意见的精神,全面落实政策,强化县区宣传部门自身建设。
加快推进“物化”,确保书香榆林建设取得实效。一是坚持把“书香榆林”建设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相结合。二是坚持把“书香榆林”建设与各级中心组学习相结合。三是坚持把“书香榆林”建设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相结合。深入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大力开展调查研究,形成了以“三沿三型”思路推进新农村建设、实施“三个转化”走资源深度转化道路、发展“四季农业”富裕榆林百姓、构建“两体系一经济”建设重点、实施文化建设“135531”工程等创新成果。将书香榆林建设纳入精神文明创建考核体系,形成具体考核指标,实现了两带动、两促进的效果。四是坚持把“书香榆林”建设与群团组织各项活动相结合。充分发挥工青妇、文联、科协、工商联、关工委等的作用,广泛开展世界读书日、科技之春宣传月、全国科普日等主题学习实践活动,努力使全民学习、全社会学习转化为全民干事创业的具体行动。
书香榆林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高度重视、一以贯之地抓下去。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我市将根据中央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战略部署和省委启动开展“三秦书月”活动安排,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以唱红歌、读经典、学理论为切入点掀起书香榆林大行动,以抓阵地、建设施、办书市为重点赋予书香榆林建设新内容,以改变餐桌、会议、语言习惯抓手引领文明新风尚,深化书香物化工程,唱响书香榆林品牌,走出一条书香榆林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的新路子。(钱远刚 作者系中共陕西省榆林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